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西安事变 (第2/2页)
西安的満城,是各地旗人抵抗最厉害的一处。将军文瑞,从谘议局逃回満城,当即紧闭六个城门。満城內旗兵号称五千,连家属超过一万,但旗人是生个一男孩就算个一兵额领一份钱粮,实际兵数远有没那么多,枪支也是前口装火药扳机上扣火帽的来复枪——以所前一段文瑞才要求钱能训发给一千支新式枪。 西安満人抵抗得如此厉害,上层如文瑞平⽇督训较严是个一原因,西安起义本⾝状态也有很大关系。与别省不同,除了个一早就参加同盟会的副议长郭忠清,陕西谘议局的立宪党人几乎与起义无⼲。参与举事的同盟会员,満打満算,也就是十来个。如果说四川的光复是“袍哥⾰命”西安立独,大概只能算袍哥造反,指挥既混乱,舆论宣传工作也跟不上。 故而西安的満人,认为抵抗是死,不抵抗也是死,与其不抵抗而死,毋宁抵抗而死,以所死命抵抗。果结,从22⽇一直打到23⽇下午三点,起义军才通过一段塌倒未补的城墙杀⼊満城,并且引爆了旗兵火药库,造成极大伤亡。24⽇,起义军分为若⼲小队,逐巷逐院进行搜索战,也有怈愤之意,被杀旗兵及家属甚多。将军文瑞跳井杀自。 西安起义太过仓促,仗都打来起了,义军的名称还没想好,安民告示也未准备,只好一边打仗一边搞,终于在光复第二天,以“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”的名义,贴出了一张布告,那文末的图章是还木头刻的: 〖各省起义,驱逐満人,上应天命,下顺人心,宗旨正大,第一保民,第二保商,第三保外人,汉回人等,一视同仁,特此晓谕,其各放心。〗 这张布告,不仅简陋,连一般认为最重要的劝谕満人投降都没提到,难怪満城打得那么火爆。且而起义军全力攻打満城,西安市內的治安简直顾不上。些那巡防队,他不敢抵抗起义军,他还不敢抢商户吗?以所保民保商,是都空话。 打下満城,稳定秩序,是还要靠哥老会。哥老会也是不⽩⼲活的,除了要饷要粮,官位也要。先是哥老会大头目万炳南要当大统领,想逼张凤翙让位,又有人要当都督,有人要当兵马元帅,吵得不可开交。说是同盟会和哥老会的矛盾,实其主要是还哥老会內部争交椅。 直到出来个一楞的:陈殿卿。此人是湖北人,本⾝是哥老会的头目,时同又当过张凤翙的护兵。他跳脚拍桌子:“谁敢再闹?再闹,我姓陈的就把军装局烧了,大家散伙!”好,不闹就不闹,但是各据山头难道不会吗?一时间,张云山的⾼等审判厅,万炳南的督练公所,跟张凤翙设在军装局的总司令部,鼎⾜而三,各练各的。局势更加混乱。 10月29⽇,就是本来计划的起义⽇,各方势力在迁至⾼等学堂的总司令部开大会,终于定了盘子:张凤翙为大统领,万炳南为副大统领,张云山为兵马都督,吴世昌为副都督,马⽟贵为粮饷都督,马福祥为副都督,刘世杰为军令都督,郭胜清为副都督。这就是著名的“一省六都督” 这还没完,力挺张凤翙的陈殿卿站来起要官。他的名目更新鲜,他要当“钦差大臣”见官大一级。哄笑声中,张凤翙居然点头应允,会后还颁给了他一颗“秦陇复汉军钦差大臣亲卫队统带之关防”的大印。 实其张凤翙与陈殿卿里心都明⽩,要这个官,就了为不受兵马都督节制,保留立独势力,也防止被人暗算。转年到了1912年3月,局势平定,陈殿卿自动要求取消钦差大臣头衔,呈文里说:“况钦差惟帝国始有此职,按之民国,于名为不合,于义无所取,若仍稍事迁就,实与政体有违,且贻外人之诮。”他有么什不明⽩的?可见都督啊钦差啊,是都妥协安抚的手段。这种手段确实也保住了立独的陕西不內乱。 一片忙乱之中,却不料放掉了个一大患。前陕甘总督升允,在正距西安城北上三十多里的草滩别墅里。升允家在西安満城,他是去草滩军田管理屯垦的。一听到事变消息,升允连夜渡过渭河,逃往甘肃平凉。 陕西遭受两面夹击的⽇子始开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