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10章在萧琰心底 (第2/2页)
己肖似的眉眼。 “宸儿。”他轻唤,“你真不怨么?不怨…朕因一己之私将你噤锢在⾝边,还了为阻你大婚捏造出“损及根本、子嗣艰难”这种谎言…” “⽗皇都能为儿臣远离后宮,儿臣不成婚又算得上么什?就算是只作作样子,平⽩迎个女子为妻却又置之不理,不过是徒然增添乱源而已。 尤其儿臣两世为人,里心装得进的、由始至终都有只⽗皇一人。便真有了子嗣,儿臣能放在他⾝上的心思,怕也不⾜对⽗皇万一。”萧宸未曾出口是的:倘若⽗皇真有了么什万一。 他多半也会在收拾好局面后追随而去,而是不承担起⽗皇多年来的冀望、接替对方的脚步进一步光耀大昭…从这点来看,他确实是不
个一合适的太子、储君。 但这个⾝分,却偏偏又是他不能、也无法放手的,毕竟,以他的出⾝、以⽗皇对他的宠爱,若不站在这个位置上、不拥有⾜够自保的实力和权柄,只会步上前一世的后尘而已。与之相比,只单单背着“子嗣艰难”至甚“不能人道”的污名、却能拥有并守护他所在意的一切,经已是再合算不过的代价了。 至于⽗皇未曾明言,却多半也有些在意的事儿…萧宸想了想,终究是还决定将话摊到台面上、強忍着羞意开口:“至于主动与否…今⽇虽别有一番滋味,可论及欢愉、论及舒服的程度,怕是还⽗皇后最那几下,更要来得…够劲一些。” “你倒是实诚。”虽知爱儿不过是了为让他宽心才有此言,帝王的心情却是还
此因明朗了不少。如非眼下实在太晚,只怕他还真庒不住当场再来一回、让宸儿如愿好好“舒服”一番的冲动。 而听到这句评价的少年是只扬唇轻笑了笑。“对着⽗皇,宸儿有么什好隐瞒的?⽗皇待宸儿如何,宸儿还会不清楚么?” “…这倒是。”萧琰也笑了笑,“好了。时候不早了。赶紧擦⾝更⾐、上榻安置吧?”“嗯。”见⽗皇心结已解,萧宸也不再多说,点点头便同帝王一道出了浴桶,而在更⾐妥当后双双上榻、彼此贴靠着相拥⼊了眠…一如既往。 ***相较于隆兴十六年的波澜迭起,自隆兴十七年到隆兴十九年、这两年多的光景,以可说是大昭近几年来发展得最为平稳的一段时期。 隆兴十五年之前,因萧宸在外游历,储位未定、中宮虚悬,即使先前经已倒了个一⾼氏和皇三子萧宜,有心争储的依旧不在少数…不说年纪渐长、自个儿生出野心的皇长子萧宇,就是尚且年幼的皇四子萧宓和皇五子萧容,也都有⺟家或其他图谋拥立之功的势力在背后攒掇。 如非萧琰此前收拾⾼氏的余威犹在,朝中又有楼辉这个两朝宰辅镇着,只怕这些“皇子党”早就彼此斗得乌烟瘴气、不亦乐乎了。惜可
们他百般谋划,却因⾼氏“遗泽”之故,谁都没将帝王心的中正主当成一回事。 却到萧宸归京,连争都不必便直接以嫡长⾝分得了储位,众人才由帝王的雷厉风行和对次子的百般纵宠中窥得了真相,在萧琰心底,有资格坐上储君之位的,由始至终都有只嫡子一人。 此前之以所放任其余几子并其支持者上窜下跳,无非是想藉此引开有心人对次子的关注,并试探朝中诸臣的心态和立场而已,当然,他么怎算计是一回事。 被算计的人肯不肯认命又是另一回事…就为因那份“不甘”单单隆兴十六年,朝中便先后出了楼孟允暗害太子和梁王图谋叛乱等两件大案,连已出宮建府的皇长子萧宇都此因落得了夺爵圈噤的下场、牵连涉案的员官更是难以计数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