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一十一章忤逆之心结党营私 (第3/5页)
所谓四大将之中,赵能、陈六和王海的关系与李孟更加的亲近,毕竟是同乡和彼此帮扶,其余贫贱的交情,马罡相对就差了一分,这几年他总觉得有些不自安,觉得自己和李孟那边隔着一层。|| ||当然马罡实际上隐约有些四大将之首的位置,每次胶州营地水涨船高,这马罡总是涨的最高的那位,麾下兵马的规模也是最大地一支。 但心病难医,这套近乎有很多方法,李孟这种身居高位的人,心如铁石,等闲手段无法打动他。 在李孟面前毫无顾忌的说这等近乎谋逆的言辞,以示自己对主帅忠心耿耿无所避讳,这倒是个不错的手段,马罡此时的用意正是如此。 不过这效果却明显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,最起码李孟全神贯注的在听,马罡情绪高涨,压低了声音说道: “大帅,末将有两个法子,一个笨法子,一个狠法子,您要先听哪一个?” 李孟哈哈大笑,实在是想不到这马罡居然还会这么卖关子,可心中地兴趣也是被提了起来,开口说道: “先说这个笨地!” “大帅,兵器制造局那边新造的大炮,要是用水路用来,对准这城墙地砖石破败处打上几炮,肯定能轰开个口子,到时候,咱们胶州营的火铳手封住缺口,不让他们填上,硬攻也打下来了。” 这法子的确是苯,李孟笑笑等着对方继续,这法子只要是胶州营的军将都会应用,想必这狠法子才是马罡要说的,果然,看见马罡顿了顿,又是开口说道: “末将听向导说。开封城上下地这段黄河,很多处的堤坝都已经是比平地要高出不少,只要是掘开堤坝。大水漫过来,这破旧的城墙还能支持住多久…” 话说到这里,李孟马上是明白了,他沉吟了一下,沉声说道: “今日你说这些,我记在心中,只是今后这件事情却不可再对其他人多言,你明白了吗?” 看见李孟说地谨慎。马罡心中惴惴,不敢再说,只是在马上躬身赔罪说道: “大将的吩咐,末将知道了,今后再也不会对他人说起。” 李孟没说什么,不过不再盯着城池,翻身下马,视线却投向了远处,马罡也是跟着下马,过了会。李孟用手大力的拍拍马罡的肩膀,淡淡的说道: “不错,不错…” 说完大步的朝着下面的扎营处走去,马罡本来心中忐忑,被李孟拍了几下肩膀之后,却明白了什么,顿时是高兴起来,连忙跟上李孟的脚步。 胶州营地军队对扎营极为的看重,每天的行军有很多时间都是用在扎营和拔营上,这样虽然耽误行军的时间。但在作战的时候,却可以让自己的部队依托大营而战,而且胶州营的火器部队,倚靠弹葯。这对后勤要求很高。 一个坚固的大营,不光是个临时的堡垒和要塞,而且还是个大的仓库,所以胶州营地军官如果在营盘规划上有自己的特长,在升迁上还能站到很大的便宜。 亲兵们跟着李孟和马罡,在扎营期间,官兵们是不用行全礼,只需要简单的挥拳在左胸就可以。 赵能虽然说扎营麻烦。不过胶州营的营盘在开封城下却也有个好处。首先是水源不缺,原来居民区中的水井都还没有被填埋。 再就是胶州营的营盘按照cao典在外圈都必须要挖掘一定深度的壕沟环绕。这次直接就可以依托闯营围城的壕沟,省了不少土方工程的力气。 本来按照李孟地预测,这开封府的推官黄澎既然是进城,一般不会再出来,估计接下来就是站在城头上和下面的人说: “开封城内也有难处,委实不能放各位进城,还请诸位将士在城外扎营休息吧!” 这边在太阳正午的时候,大营已经是修筑差不多了,既然是闯军撤围,周围没有什么敌人,胶州营赶路筑营辛苦,安排了守卫地人手之后,各营已经是准备安排休息了,李孟也是在帅帐之前开始用饭。 外面尘土不小,之所以在营帐之外吃饭,就是为了让士兵将官看到,他们的统帅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,这样更有亲切感,也可以让主帅的形象更加的深入人心。 饭刚吃了一半,就有亲兵过来禀报说道: “开封府推官黄澎求见…” 听到亲兵的禀报,李孟倒是感觉到很有意思,本以为对方一去不返,居然还回来了,连忙的传见,现下的开封城东门依然是紧闭,这开封府的推官也是个有品级地官员,被吊篮吊上吊下,估计在城内也是跑了不少地方。 这三月天气还颇为地寒冷,可这黄澎已经是满头大汗,一见面就抱拳给李孟行礼说道: “下官这次在开封城内上下分说,总算是说动各位大人,等下这东门就会打开,还请将军入城,山东兵马对我开封城有大恩,总不能一次次寒了诸位将士的赤胆忠心…” 说完之后,这黄澎也很有些得意,禁不住呵呵地笑起来,李孟也是示意道: “既如此,那就多谢黄推官了。” 不过这边本来就没有准备入开封城,但开封城内的态度居然改变,真是麻烦,那黄澎谦逊完之后,却又有些为难的说道: “只是这闯贼围城,四方的灾民都是涌入城中,能够容纳大军的地方实在是有限,这几天还有其他处的军兵要来,巡抚和知府大人合计,能否和将军打个商量,带千人入城如何?” 这推官黄澎说起来这个,可没有方才的那种得意。很是有些心虚,军将跋扈,文官可以用风骨来对付。但是这李孟年纪轻轻,举止做派好像是京师那些做了半辈子官地老家伙,喜怒不形于色,真是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。 但随后,这黄澎就放下了心,李孟呵呵的轻笑了几声,开口说道: “如此最好,那就以千人为限!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